近日,國家能源集團榆林化工有限公司完成聚丙烯裝置數字化交付測試并取得初步效果,實現神華陜西甲醇下游加工項目(SSMTO)在運行裝置反向數字化交付,龐大的數據庫可以通過一臺電腦進行存儲和調取。該項目采用AVEVA工程設計軟件,開創(chuàng)了國內煤化工企業(yè)應用國家標準實現數字化交付的先河。
目前,智慧、便捷、高效的數字化交付已成為現代化企業(yè)項目建設的選擇。但國內工程設計單位采用的數字化軟件各自不同,為后期企業(yè)改造應用、開發(fā)升級、數字孿生帶來不便。為此,我國自2019年3月1日起實施的國家標準《石油化工工程數字化交付標準》,更適用于流程工業(yè)領域。
“與現有化工企業(yè)數字化交付不同,我們按照《石油化工工程數字化交付標準》,基于統(tǒng)一的AVEVA工程設計平臺,針對工具軟件、數字化交付平臺、三維模型等重要方面,對工程設計單位提出要求,填補了國內應用國家標準實現數字化交付的空白?!眹苡芰只C動工程部副經理孫福生告訴記者,該公司制定了《數字化交付統(tǒng)一規(guī)定》,包括7大類、78小類工廠對象,設立質量檢查點5類20項,配套定制質量檢查功能8項,進一步細化深化工作流程。
據介紹,為確保數字化成果如期交付,該公司堅持分兩期穩(wěn)妥實施,保障交付不甩項、不丟項。他們通過明確數據來源、明確規(guī)范定義的各類信息產生源頭、明確項目執(zhí)行期技術實現手段的“三明確”要求,結合設計軟件智能化程度及覆蓋范圍定義數據移交手段及移交工作平臺,制定全面合理的項目數據移交規(guī)范。在交付“過程版”數字化成果之后6個月,他們完成交付“竣工版”數字化成果,在此基礎上與施工管理資料、采購資料等全部銜接。
孫福生介紹,為了讓早在2015年就建成投產的60萬噸/年甲醇制烯烴裝置實現數字化交付,國能榆林化工采用了反向數字化交付的模式,并將于近期對除聚丙烯裝置以外的SSMTO各裝置通過雷達掃描、拍照等方式,開展正常生產運行裝置三維建模,為實現全廠數據資產高度整合奠定基礎。
通過數字化交付建立自己的“數據字典”,榆林化工主要生產裝置的各種信息資料全部“裝進”了電腦里,90%以上三維模型已實現可視化,ISO圖可以發(fā)布至數字化交付平臺,并與位號建立關聯關系,查找設備資料、員工培訓、檢修作業(yè)等工作效率極大提高。
記者在榆林化工機動工程部信息化辦公室看到,工作人員輕點計算機鼠標,所有塔器、機泵等設備的方位圖、平面圖、配置圖及內部構造、介質、材質、絕熱類型、工藝操作參數等資料立即呈現出來,還具備查詢、導航、集合功能。
“數字化交付可謂建立了三維可視化的數字檔案館,不僅實現企業(yè)工程數據查詢和改擴建資料重復利用,而且為打造數字孿生工廠提供數據基礎,也為后續(xù)煤化工項目建設提供了統(tǒng)一的規(guī)范化、數字化交付依據?!睂O福生說。
來源:《中國化工報·智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