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總工程師
正高級工程師
云崗礦堅硬頂板地應力測試及分布的應用實踐
王 亮 翁旭澤 楊耀霞 徐 亮 王春陽
一、立項原因
云崗礦屬于資源衰退型礦井,礦井資源逐年減少,為保證礦井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計劃復采2#、3#、7#煤層大巷煤柱及三下壓煤,2#層頂板屬于礫巖頂板,3#和7#層頂板屬于砂巖頂板,都為堅硬頂板類型,考慮設計盤區(qū)周圍采空區(qū)影響及原巖應力影響,我礦采用鉆孔應力解除地應力測試法對2#煤、3#煤、7#煤進行了地應力場實測,根據(jù)現(xiàn)場測試頂板應力情況和取巖心結果合理優(yōu)化巷道布置及支護設計,保證安全生產(chǎn)。
云崗礦原巖應力現(xiàn)場測量工作自2020年11月10日開始,2020年12月18日結束,完成原巖應力測點3個。采用鉆孔套芯應力解除法進行應力測量。對應力解除數(shù)據(jù)、現(xiàn)場率定測試參數(shù)及其他有關資料進行了計算和分析。以下內(nèi)容以2#層測點為例說明,根據(jù)實測應力分布方位及大小,合理優(yōu)化巷道布置和支護設計,保證安全生產(chǎn),提高經(jīng)濟效益。
考慮到地應力測試的技術要求和現(xiàn)場實際情況,經(jīng)井下多處備選地點實測調(diào)研,決定選擇將測點布置在通404-2盤區(qū)軌道暗斜井2#煤躲避硐室進行了地應力實測。
實際測孔布置如圖1所示。
圖1 地應力測孔布置示意圖
根據(jù)空芯包體應變計解除的原理,地應力現(xiàn)場具體測量步驟、所需儀器及注意事項如下:
(1)地質(zhì)鉆打孔
地點選取。選取整體巖性較好區(qū)域的巷道,安設測點。測點巷道內(nèi)應水電方便,地質(zhì)鉆工作時應不影響巷道運輸。
打孔取芯。使用地質(zhì)鉆機,如圖2所示,配直徑為42mm的接長鉆桿,并運用特制的取芯套筒(長度為1m,直徑為127mm)及平鉆頭(直徑為127mm),如圖2所示。在所測巷道巖壁上打直徑為127mm的鉆孔,至巷道跨度的2~3倍深處,以保證應變計安裝位置位于原巖應力區(qū)。當鉆孔至預定長度時,取出巖芯,并編號套袋保護巖芯,最終成孔如圖3所示,取得的巖芯如圖5所示。
|
|
圖2 鉆機打地應力測量孔 |
圖3 已完成的地應力測量孔 |
|
|
圖4 錐形鉆頭 |
圖5 鉆取的巖芯 |
打空心包體孔。利用自備的錐形鉆頭(直徑為127mm,圖4),其上帶有長360mm,直徑36mm的小鉆頭,打同心小孔并取巖芯,同時將孔底磨平,并用錐形鉆頭打出70mm長的喇叭口,小孔深360mm。此小孔一次性打到底,鉆孔過程中,必須利用1m長巖芯管定向。
沖洗鉆孔。小孔成形后,抽出鉆桿50mm,用鉆機的水管沖洗。
(2)安裝空心包體
清洗和干燥鉆孔:在洗孔器上纏上棉紗(直徑略大于36mm),倒上丙酮,利用安裝桿將洗孔器送到孔底進行鉆孔干燥清洗一至兩遍,并記錄洗孔器進入孔底時鉆桿外露長度及洗孔器長度。
配制環(huán)氧膠(圖6)。用注射器和托盤天平嚴格量取環(huán)氧膠47克,固化劑8.4克,置于燒杯內(nèi),混合均勻。將配制好環(huán)氧膠倒入應力計的空腔,用牙簽固定好柱塞(圖7)。
安裝空心包體。先用砂紙把空心包體表面尤其是應變片位置打磨掉1mm左右的厚度,然后在定位器的定位槽中涂抹好黃油,將空心包體安裝到定位器上,確定A應變片豎直向上后用安裝桿細心的將包體送到預定位置,推斷固定銷牙簽,將環(huán)氧膠從包體內(nèi)腔擠出使空心包體與鉆孔壁膠合。并測量鉆桿外露長度,確定牙簽斷掉,環(huán)氧膠已完全擠出。
專人保護。設專人看守,防止誤碰外露鉆桿,影響空心包體與巖壁膠合。
|
|
圖6 配制環(huán)氧膠圖 |
圖7 注膠完畢的空心包體 |
(3)取導向桿
測量數(shù)據(jù)。等24h后,環(huán)氧膠粘結密實,用特制萬用表記下空心包體A應變片的角度并讓礦上專門的地測人員測量鉆孔的方位角。
取出安裝鉆桿和定位器,取桿時拽緊定位器的電纜線,防止被擠斷。
(4)應力解除
挪回鉆機,精確對孔。然后將空心包體的導線電纜從取芯管、鉆桿孔、鉆機和改裝過的水節(jié)頭穿出,連接到數(shù)字應變儀上,同時不要忘記接上溫度補償元件。如圖8所示。
接好鉆桿和500mm取芯管后,如圖9示,啟動鉆機,開始注水,這時應變儀讀數(shù)會有所輕微變化,讀數(shù)穩(wěn)定后(約15分鐘),再開始進尺讀數(shù)。在套芯過程中若為人工讀數(shù),每隔2cm進行一次儀器讀數(shù),讀數(shù)不隨進尺變化時(解除深度為500mm左右),停止套芯。套芯結束后,取出帶有應力計的巖芯。若為自動讀數(shù),可選取讀數(shù)時間間隔為10s。
|
|
圖8 應變儀連線及記錄 |
圖9 利用取芯管解除 |
|
|
圖10 2#煤套取的巖芯 |
圖11 3#煤套取的巖芯 |
云崗礦地應力測試孔的技術參數(shù)如下表所示:
表1地應力測試孔的技術參數(shù)
測試孔 |
方位角/° |
傾角/° |
應變化位置角/° |
鉆孔深度/m |
解除深度/m |
2#煤 |
15 |
24 |
0 |
8 |
0.5 |
在測量工作中,應力解除過程都比較正常,并能取出帶有應力計的完整巖心。應力解除完成后根據(jù)應變儀的讀數(shù),分布繪制出各測點的應力解除曲線,并由繪制出的應力解除曲線得出各個應變的穩(wěn)定應變值。
2020年11月10日在通404-2盤區(qū)軌道暗斜井2#煤躲避硐室進行了測量,A應變片豎直向上,應變片深度為800cm,解除過程中應用應力計的12個應變片隨解除距離的應變變化曲線詳見應力解除曲線(圖12)。
從圖中可以看出,解除開始至解除距離28cm階段,應變曲線平緩,應變隨解除距離的變化幅度很小,說明鉆頭未推進至應變片位置;當解除距離至28cm后,應變量逐漸增加,當解除至應變片位置即解除距離達30cm時,應變量突然增加,隨后應變曲線趨于平緩,解除至40cm后,應變量基本不變,解除至45cm時,應變解除結束。應變解除曲線正常,可作為計算應力的依據(jù)。
應力計算結果見表2
表2 2#煤測量孔原巖應力實測結果
主應力 |
實測 |
傾角 |
方位角 |
最大主應力σ1(MPa) |
3.2 |
-29.30 |
216.76 |
中間主應力σ2(MPa) |
2.6 |
-59.45 |
18.71 |
最小主應力σ3(MPa) |
1.9 |
-1.50 |
122.30 |
B.應力解除曲線見圖12
圖12 測試孔應力解除曲線
2#煤地應力測試結果為:最大主應力σ1為3.2MPa,傾角為-29.30°,方位角216.76°,中間主應力σ2為2.6MPa,傾角-59.45°,方位角17.71o;最小主應力σ3為1.9MPa,方位角122.30o,傾角-1.50°。
三個主應力σ1、σ2、σ3在空間的矢量關系如圖13所示。
圖13 測試區(qū)域三個主應力空間分布示意圖
4、優(yōu)化支護形式
通過對云崗礦原巖應力現(xiàn)場測定,再根據(jù)實測結果對其進行的反演,得到了2#煤測點處的三維地應力狀態(tài)。對礦井以后的地下工程設計和施工有很大的幫助。綜合分析礦區(qū)原巖應力測定研究成果和地應力反演結果,我們得到了以下結論:
(1)通過實測得到了云崗礦2#煤測試區(qū)域地應力分布的大小及方向。得出2#煤測試區(qū)域主應力空間分布規(guī)律,確定巷道布置沿最小主應力方向平行受力最小,將2#層盤區(qū)主要巷道沿最小主應力方向布置,保證了安全生產(chǎn)。
(2)另外,通過直接頂取芯結果,確定2#層頂板為含礫粗砂巖,較堅硬,完整性好。
通過以上兩點結論,我們優(yōu)化2#層巷道支護,頂板支護中將原設計6m錨索優(yōu)化為4m錨索,排距由原2m兩根擴大到3m兩根,錨桿支護由1.8m改為1.5m,間排距按原設計,2#層巷道共計5000m,為云崗礦減少了可觀的成本支出。
四、經(jīng)濟社會效益
1、經(jīng)濟效益
優(yōu)化巷道支護方面:頂板支護由原來的2m排距2根錨索,改為3m排距2根錨索支護,每米巷道節(jié)省4m錨索材料支出,錨索成本9元/m,巷道節(jié)省36元/m;
人工投入方面:云崗礦目前采用“四·六”制作業(yè)方式,依據(jù)目前各掘進隊組單進水平能力,每班次可掘進進尺為6米。支護優(yōu)化后每班次可節(jié)約5根錨索(按長度計算20m),按四人支護作業(yè),可節(jié)省一半工作量,人均300元工資結算,每米可節(jié)省人工投入150元。
巷道優(yōu)化設計后,每米巷道材料和人工投入共可節(jié)省186元,2#層共計可減少支出93萬元。
考慮優(yōu)化支護后,掘進單進由6m加快到8m,預計提前7個月圈出工作面,每月按月產(chǎn)3萬噸計算,可多出煤炭21萬噸,噸煤200元計算,可產(chǎn)生經(jīng)濟效益4200萬元。
2、社會效益
通過對云崗礦原巖應力現(xiàn)場測定,分析原巖應力方向分布,合理優(yōu)化巷道布置方式及優(yōu)化巷道支護形式,減少了支護工程量,節(jié)約了成本,保證礦井安全生產(chǎn)。
五、推廣應用前景
云崗礦堅硬頂板地應力測試及分布的應用實踐后,不僅僅在于該項目采用了“應力解除法”先進地應力測試技術,更重要的是通過地應力測試科學合理的布置巷道和優(yōu)化支護設計,可以省去諸多管理環(huán)節(jié)、施工工序、工程費用,屬云崗礦首例,集團公司少有。通過在云崗礦井下3#現(xiàn)場試驗成功,實踐證明了這種地應力測試技術是可行的,并對類似條件下礦井有一定的借鑒,具有廣泛的推廣和應用價值。
作者:晉能控股煤業(yè)集團云崗礦 王 亮